朱北童
博士 副研究员
0898-66986362
海南医科大学
武汉协和医院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、南加州大学博士后
海南省首批双百储备人才团队 核心成员
海南省高层次人才
硕士招生

自2025年7月以来,任职于海南医科大学急诊创伤学院。主要负责疾病早期无创精确诊断研发方向。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多功能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成像、疾病诊疗中的应用:

1. 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,开发一系列诊疗一体的新型近红外小分子荧光探针,以实现非侵入性的、实时监测特定疾病器官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;

2. 阐明相关信号分子在疾病中的病理作用,改善疾病早期诊断技术,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。

目前,已开发了多种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疾病的早期无创精确诊断。成果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,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后续研究工作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研究方向

研究领域:

主要研究领域瞄准精准医学领域发展前沿,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,开发一系列新型近红外小分子荧光探针,以实现非侵入性的、实时监测特定疾病器官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;阐明相关信号分子在疾病中的病理作用,改善疾病早期诊断技术,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精准医疗提供强有力的可视化检测工具。

教育工作经历
副研究员
海南医科大学202506-今
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(博士)
广西大学2021.09-2025.06
化学工程专业(硕士)
天津理工大学2018.09-2021.07
制药工程专业 (学士)
郑州大学2013.09-2017.07
学术成果

近五年在Biomaterials(IF: 12.9),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(IF: 23.5),Food Chemistry(IF: 9.8),Chinese Chemical Letters(IF: 8.9),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: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(IF: 4.6),Dyes and Pigments(IF: 4.2)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,发表论文总引:300余次。中科院一区TOP论文4篇,最高IF 23.5,单篇引用73次。

个人简介

自2025年7月以来,任职于海南医科大学急诊创伤学院。主要负责疾病早期无创精确诊断研发方向。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多功能小分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成像、疾病诊疗中的应用:

1. 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,开发一系列诊疗一体的新型近红外小分子荧光探针,以实现非侵入性的、实时监测特定疾病器官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;

2. 阐明相关信号分子在疾病中的病理作用,改善疾病早期诊断技术,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。

目前,已开发了多种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疾病的早期无创精确诊断。成果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,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后续研究工作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